当前位置: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> 乙肝专区 > 乙肝 > 乙肝传染 >
发布日期:17-10-31 阅读量68次 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
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都是通过入学、入职体检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.除了担心自己病情恶化外,乙肝歧视也是他们忧心忡忡的原因所在.
乙肝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、父婴传播、医源性传播、输血传播、密切生活接触传播、性传播等.
因为乙型肝炎病毒不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,日常学习、工作或生活接触,比如使用同一办公室工作、握手、拥抱、同住一宿舍、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,没有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慢性乙型肝炎.
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因为偏见而歧视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,经常表现为拒绝和他们握手、吃饭、共用公共设施等,这严重伤害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自尊心,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.其实,乙肝不是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或接触传播的,日常接触并不会感染到乙肝病毒.
慢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、免疫调节、抗炎保肝、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,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,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,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.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,延缓疾病进展.但并非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.即使肝功能正常,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可能存在疾病进展.需要做肝穿刺等检查确定肝脏的情况.
在乙肝病毒无法被彻底"消灭"的前提下,乙肝治疗目前最需攻克的"堡垒"就是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,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、肝硬化、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.要达到这个"安心"的彼岸,就必须坚持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.
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: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,从而延缓疾病进展,减少严重的临床并发症.
公益救助
病症索引
快速就诊通道
>>本院热点推荐在线咨询